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清華簡專題研究
Seminar on Bamboo Slip of Tsinghua 
開課學期
102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徐富昌 
課號
CHIN7364 
課程識別碼
121 M252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文16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8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清華簡專題研究」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的研究團隊所出版的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、(貳)》為主要講述與討論的對象。
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於2010年底由上海文藝集團中西書局正式出版發行,並於2011年1月5日,清華大學和上海文藝集團聯合舉行了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成果發佈暨出版座談會。主要內容包括《尹至》、《尹誥》、《程寤》、《保訓》、《耆夜》、《金縢》、《皇門》、《祭公》和《楚居》九篇竹簡文獻,有原色原大的竹簡正反面照片和文字放大照片,以及釋文、注釋和文字編等。
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》於2011年12月19日發佈,收錄的是一部前所未見的史書,記述了周初至戰國前期的歷史事件,計竹簡138枚。原簡沒有篇題,因其史事多有紀年,整理者擬題為《繫年》。《繫年》共二十三章,第一至四章述及西周事蹟,說明周王室如何衰落,晉、鄭、楚、秦、衛等諸侯國怎樣代興;第五章以下敘述春秋到戰國前期史事,更為詳細。簡文自武王克商起述,止於楚悼王之世,時代與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所收《楚居》大致相同。竹書內容多可補充傳世文獻的不足,和《尚書》、《春秋》經傳、《國語》和《史記》等文獻互校,多有異同。竹簡保存情況較好,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設計為半學年課程,將以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之《尹至》、《尹誥》、《程寤》、《保訓》、《耆夜》、《金縢》、《皇門》、《祭公》和《楚居》及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》文獻之圖版、釋文的解讀為主,帶領同學從原簡進入。其間並對各篇章之個別文字、各家注釋和文字現象等進行解析。並針對內容及相關時代的簡牘,進行文獻解讀和綜合論析。期望在課程架構中,能引領同學進入簡牘學研究之領域。 
課程要求
閱讀簡牘學及古文字學相關書籍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(一)清華簡相關論文

李學勤:〈清華簡《楚居》與楚徙鄩郢〉,《江漢考古》,2011年02期。
曹建國:〈論清華簡中的《蟋蟀》〉,《江漢考古》,2011年02期。
王連龍:〈清華簡《皇門》篇「惟正[月]庚午,公■(格)才(在)■門」芻議——兼談周公訓誥的時間及場所問題〉,《孔子研究》,2011年03期。
廖名春:〈清華簡《尹誥》研究〉,《史學史研究》,2011年02期。
李學勤:〈清華簡與《尚書》、《逸周書》的研究〉,《史學史研究》,2011年02期。
李學勤:〈論清華簡《耆夜》的《蟋蟀》詩〉,《中國文化》,2011年01期。
王瑞雪:〈清華簡「保訓」之「中」的思想含義與價值取向論析〉,《西南農業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》,2011年04期。
虞萬裡:〈清華簡《尹誥》「隹尹旣﨤湯鹹又一悳」解讀〉,《史林》,2011年02期。
劉光勝:〈清華簡《耆夜》考論,《中華文化論壇〉》,2011年01期。
馬楠:〈清華簡第一冊補釋〉,《中國史研究》,2011年01期。
沈建華:〈清華楚簡《尹至》釋文試解〉,《中國史研究》,2011年01期。
李均明:〈清華簡《皇門》之君臣觀〉,《中國史研究》,2011年01期。
李學勤:〈論清華簡《楚居》中的古史傳說〉,《中國史研究》,2011年01期。
李學勤:〈清華簡《系年》及有關古史問題〉,《文物》,2011年03期。
李銳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與中國古代「中」的思想〉,《孔子研究》,2011年02期。
王志平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「叚中」臆解〉,《孔子研究》,2011年02期。
廖名春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篇「中」字釋義及其他〉,《孔子研究》,2011年02期。
于振波:〈關于周文王的即位與稱王——讀清華簡《保訓》劄記〉,《湖南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》,2011年02期。
劉光勝:〈清華簡《耆夜》考論〉,《中州學刊》,2011年01期。
孫飛燕:〈清華簡《皇門》管窺〉,《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》,2011年02期。
伏俊璉:〈清華簡《(旨阝)夜》與西周時期的「飲至」典禮〉,《西北師大學報(社會科學版) 》,2011年01期。
無名:〈國之瑰寶:清華簡〉,《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》,2011年01期。
王連龍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篇真偽討論中的文獻辨偽方法論問題——以姜廣輝先生《〈保訓〉疑偽新證五則》為例〉,《古代文明》,2011年02期。
周同科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之「中」關與婚事說〉,《南京大學學報(哲學.人文科學.社會科學版) 》,2010年06期。
廖名春:〈清華簡與《尚書》研究〉,《文史哲》,2010年06期。
張卉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「中」字淺析〉,《史學月刊》,2010年12期。
張崇禮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解詁(四則) 〉,《山東教育學院學報》,2010年05期。
丁進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獻疑〉,《中國哲學史》,2010年03期。
李存山:〈試評清華簡《保訓》篇中的「陰陽」 〉,《中國哲學史》,2010年03期。
廖名春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篇解讀〉,《中國哲學史》,2010年03期。
杜勇:〈關於清華簡《保訓》的著作年代問題〉,《天津師範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》,2010年04期。
劉成群:〈清華簡《(旨阝)夜》與尊隆文、武、周公——兼論戰國楚地之《詩》學〉,《東嶽論叢》,2010年06期。
劉成群:〈清華簡《(旨阝)夜》《蟋蟀》詩獻疑〉,《學術論壇》,2010年06期。
劉光勝:〈由清華簡談文王、周公的兩個問題〉,《東嶽論叢》,2010年05期。
李學勤:〈清華簡九篇綜述〉,《文物》,2010年05期。
沈建華:〈清華楚簡「武王八年伐旨阝」芻議〉,《考古與文物》,2010年02期。
何蘭芳:〈清華簡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〉,《中國社會科學報》,2009年01期。
王輝:〈清華楚簡《保訓》「惟王五十年」解〉,《考古與文物》,2009年06期。
李學勤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釋讀補正〉,《中國史研究》,2009年03期。
劉國忠:〈清華簡保護及研究情況綜述〉,《中國史研究動態》,2009年09期。
馬楠:〈清華簡《(旨阝)夜》禮制小劄〉,《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》,2009年05期。
劉國忠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與周文王事商〉,《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》,2009年05期。
李學勤:〈清華簡整理工作的第一年〉,《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》,2009年05期。
周汝昌:〈清華簡贊(一首) 〉,《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》,2009年05期。
王鵬程:〈「清華簡」武王所戡之「黎」應為「黎陽」 〉,《史林》,2009年04期。
劉成群:〈清華簡《樂詩》與「西伯戡黎」再探討〉,《史林》,2009年04期。
楊海文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的學術價值〉,《雲夢學刊》,2009年04期。
鄭林慶:〈竹簡類文物攝影的探索與創新——以清華簡拍攝為例〉,《裝飾》,2009年06期。
劉光勝:〈清華簡《保訓》與《易經》的形成〉,《文史知識》,2009年07期。
李學勤:〈論清華簡《保訓》的幾個問題〉,《文物》,2009年06期。
劉國忠:〈清華簡的入藏及其重要價值〉,《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》,2009年03期。

(二)其他簡牘相關專書與論文

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、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:《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》(上海:上海書店出版社,2002年)。
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、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:《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(續編)》(上海:上海書店出版社,2004年)。
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:《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》(上海:上海大學出版社,2004年)。
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:《戰國楚簡研究》(廣州︰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,1976-1977年)。
王國維:《古史新證——王國維最後的講義》(北京: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)。
王 輝:《古文字通假釋例》(臺北︰藝文印書館,1993年)。
王 博:《簡帛思想文獻論集》(臺北:臺灣古籍出版社,2001年)。
白於藍:《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》(福州:福建人民出版社,2008年)。
李均明:《簡牘文書學》(南寧:廣西教育出版社,1999年)。
李均明:《古代簡牘》(北京:文物出版社,2003年)。
李 零:《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》(北京:三聯書局,2004年)。
李運富:《楚國簡帛文字構形系統研究》(長沙︰岳麓書社,1997年)。
李學勤:《簡帛佚籍與學術史》(臺灣:時報文化出版社,1994年)。
周祖謨:〈古籍校勘述例〉,《周祖謨學術論著自選集》(北京: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,1993年);又收入周祖謨:《文字音韻訓詁論集》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0年)。
吳辛丑:《簡帛典籍異文研究》(廣州:中山大學出版社,2002年)。
涂宗流、劉祖信:《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》(臺北: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,2001年)。
高 明:《郭店楚墓竹簡》(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98年)。
徐富昌:《睡虎地秦簡研究》(臺北:文史哲出版社,1993年)。
徐富昌、葉國良、鄭吉雄:《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•初集》,(臺北: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05年)。
徐富昌:《簡帛典籍異文側探》,(臺北:國家出版社,2006年)。
徐富昌:《武威儀禮漢簡文字編》,(臺北:國家出版社,2006年)。
袁仲一、劉鈺:《秦文字類編》(西安︰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3年)。
郭沂:《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》(上海教育出版社,2002年)。
張守中:《睡虎地秦簡文字編》(北京︰文物出版社,1994年)。
張守中:《包山楚簡文字編》(北京︰文物出版社,1996年)。
張守中:《郭店楚簡文字編》(北京:文物出版社(2000年)。
張光裕、袁國華:《郭店楚簡研究》第一卷(文字編)(臺北︰藝文印書館,1999年)。
張光裕、袁國華:《包山楚簡文字編》(北京︰文物出版社,1992年)。
張顯成:《簡帛文獻學通論》(北京:中華書局,2004年)。
陳松長:《簡帛研究文稿》(北京:線裝書局,2008年)
陳振裕、劉信芳:《睡虎地秦簡文字編》(武漢︰湖北人民出版社,1993年)。
陳偉主編:《楚地出土戰國簡册[十四種]》(北京:經濟科學出版社,2009年)
曾憲通:《長沙楚帛書文字編》(北京︰中華書局,1996年)。
湯餘惠等:《戰國文字編》(福州:福建人民出版社(2001年)。
裘錫圭:《古文字論集》(北京:中華書局,1992年)。
馮勝君:《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硏究》(北京:線裝書局,2007)
黃文杰:《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》(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8)
黃德寬、何琳儀、徐在國:《新出楚簡文字考》(合肥:安徽大學出版社,2007)
楊寬:《戰國史》(增訂版)(臺北︰臺灣商務印書館,1997年)。
楊澤生:《戰國竹書研究》(廣州:中山大學出版社,2009年)
趙平安:《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》(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9年)。
劉釗:《郭店楚簡校釋》(廈門:福建人民出版社,2003年)。
滕壬生:《楚系簡帛文字編》(武漢:湖北教育出版社,1995年)。
騈宇騫、段書安:《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(資料篇、論著目錄篇)》(臺北: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,1999年)。
騈宇騫:《簡帛文獻概述》(臺北: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,2005年)。
鄭有國:《中國簡牘學綜論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,1989年)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程討論 
50% 
 
2. 
學期報告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19  第一講 緒論
1–1、清華簡專題研究課程說明(含義、範圍、目的與效用)
1–2、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相關研究之簡介
1–3、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及簡牘學參考書目簡介
 
第2週
2/26  第二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一
2–1、《尹至》圖版及釋文解讀
2–2、《尹至》圖版及釋文討論
 
第3週
3/05  第三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二
3–1、《尹至》各家釋讀論析
3–2、《尹至》綜合討論
 
第4週
3/12  第四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三
4–1、《尹誥》圖版及釋文解讀
4–2、《尹誥》圖版及釋文討論
 
第5週
3/19  第五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四
5–1、《尹誥》各家釋讀論析
5–2、《尹誥》綜合討論
 
第6週
3/26  第六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五
6–1、《程寤》圖版及釋文解讀
6–2、《程寤》圖版及釋文討論
 
第7週
4/02  第七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六
7–1、《程寤》各家釋讀論析
7–2、《程寤》綜合討論
 
第8週
4/09  第八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七
8–1、《保訓》圖版及釋文解讀
8–2、《保訓》圖版及釋文討論
 
第9週
4/16  期中考 
第10週
4/23  第九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八
9–1、《保訓》各家釋讀論析
3–2、《保訓》綜合討論
 
第11週
4/30  第十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九
10–1、《耆夜》圖版及釋文解讀
10–2、《耆夜》圖版及釋文討論
10–3、《耆夜》各家釋讀論析
10–4、《耆夜》綜合討論
 
第12週
5/07  第十一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壹)》文獻解讀之十
11–1、《金縢》圖版及釋文解讀
11–2、《金縢》圖版及釋文討論
11–3、《金縢》各家釋讀論析
11–4、《金縢》綜合討論
 
第13週
5/14  第十二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》分章解讀之一
12–1、〈繫年〉一至五章圖版及釋文解讀
12–2、〈繫年〉一至五章圖版及釋文討論
12–3、〈繫年〉一至五章各家釋讀論析
12–4、〈繫年〉一至五章綜合討論
 
第14週
5/21  第十三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》分章解讀之二
13–1、〈繫年〉六至十章圖版及釋文解讀
13–2、〈繫年〉六至十章圖版及釋文討論
13–3、〈繫年〉六至十章各家釋讀論析
13–4、〈繫年〉六至十章綜合討論
 
第15週
5/28  第十四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》分章解讀之三
14–1、〈繫年〉十一至十五章圖版及釋文解讀
14–2、〈繫年〉十一至十五圖版及釋文討論
14–3、〈繫年〉十一至十五章各家釋讀論析
14–4、〈繫年〉十一至十五章綜合討論
 
第16週
6/04  第十五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》分章解讀之四
15–1、〈繫年〉十六至廿章圖版及釋文解讀
15–2、〈繫年〉十六至廿章圖版及釋文討論
15–3、〈繫年〉十六至廿章各家釋讀論析
15–4、〈繫年〉十六至廿章綜合討論
 
第17週
6/11  第十六講 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(貳)》分章解讀之五
16–1、〈繫年〉廿一至廿三章圖版及釋文解讀
16–2、〈繫年〉廿一至廿三章圖版及釋文討論
16–3、〈繫年〉廿一至廿三章各家釋讀論析
16–4、〈繫年〉廿一至廿三章綜合討論
16–5、圖版、形制與文字編總討論